本文转自:人民网-贵州频道富源优配
近日,一封感谢信,为南方电网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黔送铁军”)高肇直流、席安甲线停电迁改项目画上圆满句号。信中对该项目团队的卓越表现给予高度肯定,特别指出团队“现场精细管理、精心施工,在克服雨季、阻工等不利条件下,仍按计划圆满完成本次改造任务……”
铁塔组立。
作为保障沪昆高速贵阳至安顺段扩容的关键工程,高肇直流、席安甲线迁改项目分两阶段攻坚:4月5日至19日需完成高肇直流3基杆塔停电施工,7月3日至22日推进席安甲线12基杆塔改造。横跨春末至盛夏的施工周期富源优配,不仅要直面贵州雨季的持续降雨,还要应对多基杆塔分散作业、交叉跨越多、供电恢复标准严苛等多重考验。“既要保证施工进度,又要确保每一次停电操作精准无误,还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用电的影响,每一项都是‘硬骨头’。”项目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工程攻坚的艰巨性。
据悉,项目启动即遇连续降雨,施工区域土壤湿陷、作业地面泥泞松软、机械进场困难、基础开挖易塌陷,作业效率濒临“断崖式”下降。
“雨不停,我们就要想办法让‘路’通!”项目团队迅速调整方案,一套“临时排水+钢板路基”的组合拳应运而生。
针对排水难题,团队以地形地貌为“蓝图”,深入现场勘察水流汇集点与出口,顺应自然地势开挖主副排水沟,采用梯形断面增强泄洪能力,快速排出80%以上雨水;次级沿作业面边缘延伸,收集分散雨水,形成“主沟排洪、支沟集水”的重力引流网络。同时,团队创新铺设“钢板路基箱”,通过压实机反复碾压作业面至密实度达标,再用推土机整平,铺设薄土找平,这些“钢铁路基”不仅抗住了雨季的泥泞,更让吊车、混凝土罐车等设备得以顺畅进出,作业效率提升了40%。
架线施工。
除了自然条件的挑战,“黔送铁军”施工沿途的阻工问题同样棘手。部分杆塔位于农田与村落交界处,个别村民对施工范围、工期存在疑虑,一度影响作业进度。
“阻工不是‘对立’,而是‘沟通’的起点。”项目协调组逐户走访,一方面用图纸、视频直观展示工程对区域电网升级的长远效益,另一方面承诺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噪声、扬尘,并为受影响的农田提供临时灌溉设施。“我们把村民的‘顾虑清单’变成‘服务清单’,用诚意换理解。”经过10余次协调会、50余户入户沟通,阻工问题逐一化解,施工得以全速推进。
工程建成投运后富源优配,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,完善路网布局,带动沿线大数据产业带、旅游经济区协同发展。(文/图 陈炎、陈元勇、陈颖)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